为了解湘潭市特种作业从业人员考证情况,近日,市人社局、市市场监管局及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赴有关企业、院校开展走找想促“三听三问”活动,针对特种作业从业人员重复考试问题,三部门决定在全省先行先试,启动叉车司机及电工、焊工等3类特种作业从业人员“一试两证”改革试点。
本次改革通过整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特种设备作业资格认定(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试)资源,实现“一次考试、核发两证”,降低考证成本,提升公共服务效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技能人才高质量充分就业。
行业准入+技能提升 推进人才就业“一策双赢”
长期以来,特种作业从业人员面临重复考证困扰。叉车司机、电工、焊工等需分别通过人社部门的五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以及市场监管、应急管理部门的特种设备作业资格或特种作业安全技术考试,考试内容交叉重复,增加时间与经济成本。
在走找想促“三听三问”活动中,三部门经多轮论证会商,最终决定通过整合考核流程、共享考核结果,将两次考试合并为一次,并明确合格人员可同时获得全国联网可查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特种作业操作证),实现“行业准入”与“技能提升”同步推进。
降本增效+发挥优势 优化市场环境“一举两利”
作为老牌工业基地,湘潭技能人才培养与储备优势明显,我市虽已构建全方位、全链条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但特种作业从业人员仍需通过安全技术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此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特种作业资格认定的不同步,造成考证成本的增加,是行业痛点。
据悉,本次改革试点时间为2025年6月1日至2026年5月31日,预计惠及3000余名特种作业从业人员,将大幅企业降低用工成本和个人经济负担,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注入新动力。某企业负责人表示,“本次改革直击痛点,帮助企业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人才储备双重降本增效。”
标准把控+服务优化 深化职能转变“一搭两用”
“一试两证”并非简单合并。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改革经过多轮验证,科学整合考核模式。三部门明确以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双提升”为目标,在保障行业把控标准不降低的同时优化政务服务,既便利专业人才培养,又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这项创新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就业服务升级的有益探索。
试点期间,市人社局、市市场监管局及市应急管理局将持续优化举措,总结经验并逐步向其他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项目推广,致力在全省打造技能人才评价改革标杆。